close

AI機器人科技若結合藝術,新形態的藝標籤貼紙術創作則有超越傳統的各種可能,2018台北數位藝術節以「超機體」命名,展現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技藝的進化,倉儲管理系統也為藝術欣賞帶來不同的體驗。

此次邀請來台展出的,包括德國媒體科技藝術中心(ZKM)機器人實驗室(robotlab),利用庫卡機器人進行巨型繪畫創作《The Big Picture》,以連續不斷、長達數百公里的單一線條來完成此大幅創作,圖像的內容則源自美國航太中心在火星以自動偵察機器拍攝及傳回的影像,robotlab的庫卡機器人以此為本繪製超寫實火星風景,且機器人在長達數個月,不間斷的情況下繪製,背後是強大的運算處理及精細的執行能力,非以人力所能及。

我自己的姓名貼就選擇用客製化貼紙,因為我常常在一些書局或者商圈看到姓名貼製作,但就是要從店家現有的圖案去挑選,我真的很難找到我喜歡的姓名貼,所以後來我就在網路上找客製化貼紙,就找到很多廠商,才找到這個可以讓我去設計專屬我姓名貼,我把我最喜歡的明星跟我的名字融合,整個超好看,很不得把所有物品都貼上,真的很有超值感,像我一定會使用有安全認證的墨水,我個人比較喜歡細緻霧面效果的材質,非常防水,也不會有殘膠,所以我很喜歡,另外客製化貼紙量也不用很大,就可以輕鬆製作屬於自己的姓名貼,東西不容易搞丟,還可以條碼機擁有好心情,另外我覺得有姓名貼,在外面露營學習什麼都很方便,比較不容易拿錯別人的東西,識別度很高,像我就是在露營的時候一直被問,問我的貼紙是哪裡買的,我才發現原來很多人喜歡我設計的姓名貼,他們沒有想到可以跟明星這樣結合,讓整個姓名貼更加有看頭,後來我還幫廠商介紹很多客戶,他們也把這個服務給特地做一個產品項目出來,很多人只要給喜歡的明星的照片加上名字和英文名字就可以做一個,既有辨識效果,又可以常常看到自己喜歡明星的照片,看到明星的照片和自己名字結合在一起,真的是太棒了。

《The Big Picture》創造出兼具細緻度和精準度的藝術作品,也藉此傳達,過去人類以五感來感知世界、自然及藝術,但AI機器人的加入,也讓人類的欣賞角度不再專注於圖上的風景,而開始思考科技。另一日本籍藝術家ACCI BABA的作品《Adam ver.alpha-001》則以人工智慧介入,讓大猩猩貼紙印刷背誦尼采有關永劫回歸的哲思段落,亦是結合技術應用之外提出反思的作品。

條碼機的具體原理如下:常見的平板式條碼掃描器一般由光源、光學透鏡、掃描模組、類比數位轉換電路加塑膠外殼構成。它利用光電元件將檢測到的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再將電信號通過類比數位轉換器轉化為數位信號傳輸到電腦中處理。當掃描一副圖像的時候,光源照射到圖像上後反射光穿過透鏡會聚到掃描模組上,由掃描模組把光信號轉換成類比數位信號(即電壓,它與接受到的光的強度有關),同時指出那個像數的灰暗程度。這時候類比-數位轉換電路把類比電壓轉換成數位訊號,傳送到電腦。顏色用RGB三色的8、10、12位來量化,既把信號處理成上述位元數的圖像輸出。如果有更高的量化位元數,意味著圖像能有更豐富的層次和深度,但顏色範圍已超出人眼的識別能力,所以在可分辨的範圍內對於我們來說,更高位數的條碼掃描器掃描出來的效果就是顏色銜接平滑,能夠看到更多的畫面細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atesderfk0u 的頭像
    batesderfk0u

    batesderfk0u的部落格

    batesderfk0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